阿琼坦克印度花五十年造的垃圾从1974年开始的阿琼项目,最初的目标是挑战德国
阿琼坦克印度花五十年造的垃圾从1974年开始的阿琼项目,最初的目标是挑战德国的豹2坦克。谁曾想,研发的漫长过程远远超出了原定的预期。五十年,4000多项故障,和一堆因技术失败而被遗弃的坦克,这就是阿琼的历史。2004年,首批124辆阿琼坦克交付印度陆军,却因技术问题完全无法服役。发动机频繁过热,炮塔漏水,火控系统失灵。军队简直无法忍受,直接拒绝接收。这还只是冰山一角。47亿美元的总预算中,至少有60%被官僚贪污。DRDO,印度国防研究组织,将测试数据造假,资金却用于豪车宴请、海外旅游。这些钱本应用于改善技术,结果却换来了外强中干的钢铁怪物。阿琼的技术问题堪称灾难。为了能推动这个巨型坦克,印度决定将德国MTU838发动机强行超频,原本功率830匹马力的发动机被迫压榨至1400匹。结果,沙漠测试中,每开200公里就抛锚一次,士兵们调侃道:“开阿琼就得带上焊枪和拖车。”火炮系统更是问题重重。英国产的L11线膛炮因为设计缺陷,爆膛率全球最高,炮管寿命只有150发,远低于国际标准800发。3000米外打不中目标,打得准反而容易自爆。以色列的火控系统更是屡屡出现“友军识别”故障,战场上士兵们开玩笑说:“在开炮前,先祈祷别把自己人打了。”但更可笑的是,印度军方对阿琼的态度逐渐转为极度不满。2017年,阿琼坦克参加了拉贾斯坦演习,124辆坦克中有100辆因故障退赛。甚至出现了“坦克比士兵多”的奇景。陆军将其戏称为“垃圾”,而DRDO则反咬军方“不懂高科技”,双方的争吵持续了三十年,谁也不肯让步。在战略部署上,阿琼坦克更是“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”。它那重达68吨的体重,导致80%的印度桥梁无法承受,根本无法在大多数战场上部署。它被迫成为沙漠阅兵的背景板,根本无法承担实战任务。最终,这个五十年打造的“钢铁怪兽”,不仅没有达到超越豹2的目标,反而成为印度军工史上的笑话。没有扎实的工业基础和科学管理,再雄心勃勃的梦想也会沦为一场闹剧。#印度主战坦克##印度坦克##阿琼坦克#